报告信息

唐仲英楼B305
报告日期 : 2019年11月13日
时间: 15: 00
报告人: 沙鹏(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)

报告题目:超导高频腔的发展现状与展望

摘要:

近几十年来,超导高频技术发展迅速,世界各大加速器装置已普遍使用超导高频腔(纯铌)来加速各种带电粒子(电子、质子、重离子)。衡量超导腔性能优劣的指标主要有两个:加速梯度Eacc和品质因数QEacc的大小代表腔内的加速电场强度,Q值则与腔体的损耗成反比,因此,EaccQ越高,超导腔性能越好。目前,纯铌超导腔已经达到了Q=3E10@Eacc=40MV/m。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导腔的加速梯度和品质因数,国内外各大加速器实验室都在研究一些新方法、新技术,例如:纯铌超导腔掺氮(N-doping/N-infusion)、Nb3Sn薄膜、高温超导薄膜等等。本场报告将介绍超导高频腔的发展现状,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简 历:

沙鹏,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。

20009-20047月,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,获学士学位;

20049-20097月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及应用专业,获博士学位;

20097月至今,在高能所加速器中心工作。

研究领域为加速器超导射频技术,具体包括:高性能纯铌超导腔、铌三锡镀膜超导腔、高温超导材料射频应用等等。先后参加了BEPC二期工程、中科院ADS先导专项、中科院高温超导先导专项、CEPC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北京市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(PAPS)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。同时,担任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(CEPC)超导高频系统负责人,负责推进相关的预研工作。2017年,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“青年拔尖人才”。